01.
《阿諾拉》 ANORA
2025年奧斯卡最佳導演
2025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2025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這部電影一舉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三大獎項。插畫中的小金人戴著那條標志性的圍巾,仿佛在向觀眾展示電影中那個勇敢、獨立的女性形象。
02.
《粗野派》 THE BRUTALIST
2025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2025年奧斯卡最佳攝影
2025年奧斯卡最佳配樂
2025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和最佳配樂得主,這部電影將建筑美學做到了極致。小金人被設計成一個建筑師的造型,旁邊是電影中的標志性建筑。粗糲的混凝土質感、簡單的線條和不對稱的美學風格,在這幅插畫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03.
《魔法壞女巫》 WICKED
2025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
2025年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這部電影橫掃2025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兩大獎項,小金人也完美融合了這兩個元素。寶石鑲嵌的服裝設計讓小金人仿佛從魔法世界中走出,尖帽和斗篷的細節更是將電影的奇幻與藝術完美結合。電影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服裝和魔法場景,在這小小的插畫中被完美還原。
04.
《我仍在此》
I'M STILL HERE
2025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作為2025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部電影從小金人到電影本身都充滿了神秘色彩。插畫中的小金人身披深色長袍,手持一盞燈,仿佛在黑暗中為人們照亮前行的路。
05.
《某種物質》
THE SUBSTANCE
2025年奧斯卡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
黛米·摩爾憑借這部電影拿下兩大風向標獎項,小金人上的她身披長袍,手持獎杯,眼神堅定而溫柔。這部電影對人性的深刻探討和對情感的細膩表達,都在這幅插畫中得以體現。高光部分的小金人,仿佛也在為她鼓掌。
06.
《沙丘2》
DUNE:PART TWO
2025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2025年奧斯卡最佳音效
這部電影憑借其震撼的視覺效果和音效,拿下了2025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效獎。Olly Gibbs筆下的小金人騎乘沙蟲,身披白袍,背后是巨大的沙丘和廣袤的荒漠。這部電影將科幻與美學完美結合,插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著電影的宏大與神秘。
07.
《璀璨女人夢》
EMILIA PEREZ
202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2025年奧斯卡最佳歌曲
這部電影不僅獲得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歌曲獎,其主題更是充滿了象征意義。槍口長出鮮花的插畫設計,完美詮釋了電影中艾米莉亞從犯罪世界走向自我認同和救贖的轉變,也讓人聯想到電影中那些充滿力量與希望的瞬間。
08.
《秘密會議》 CONCLAVE
2025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紅衣主教勞倫斯身處陰謀中心,插畫中的小金人手持一本圣經,旁邊是一顆被黑色陰影籠罩的紅衣主教的頭顱,完美詮釋了電影中的緊張氛圍和對道德困境的深刻探討。
-
海報中的敘事密碼:
5部雙料入圍電影的設計美學
-
《A Complete Unknown》:
復古濾鏡下的音樂革命
《A Complete Unknown》(無名小輩)的海報設計堪稱典范,精準地捕捉到了那個時代的脈搏。其巧妙地融合了70年代的復古懷舊質感,通過粗糙的影像質地與溫暖的色調,營造出濃郁的時代氛圍。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款海報在視覺上實現了高度的連貫性,無論哪個版本,都緊緊聚焦于 Bob Dylan 的形象。工裝、皮夾克、格紋襯衣這類極具辨識度的服飾單品,配合標志性的黑墨鏡,將他的獨特氣質與叛逆個性刻畫得入木三分。這種設計不僅瞬間抓住觀眾目光,還精準傳遞出其音樂世界的獨特魅力,仿佛將人瞬間拉入那個由 Bob Dylan 主導的音樂時空之中。
《Anora》:
霓虹泡沫下的階級寓言
國際版海報用絢麗霓虹燈光勾勒夜總會舞臺,展現阿妮職業背景,隱喻愛情與欲望交織氛圍,煙火絢爛中兩人笑容燦爛如置身童話,可這華麗表象下的愛情真如夢幻美好嗎?多數國家海報遵循此設計,而西班牙與韓國則不同,它們摒棄繁復,選用單色調桃紅背景,阿妮穿舊皮草大衣,伊凡套隨性連帽衫,彼此依偎,營造出純粹親密感,仿若置身世外,這種設計跳脫表象繁華,深入角色情感內核,以簡潔視覺語言傳遞愛情本質 —— 在物質與階級漩渦中,兩人那短暫卻真實的真心相待。
《The Brutalist 》:
粗野派
《The Brutalist》(粗野派) 是以匈牙利猶太建筑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與妻子埃爾斯貝特(Elzbieta)在二戰后逃到美國的故事為背景,深入刻畫藝術理想與資本主義之間矛盾與妥協之作。
海報設計圍繞拉斯洛·托斯展開,美國版海報以他為視覺焦點,周圍光暈既象征他眼中的未來,暗示前景的不確定性,與英國版相比更顯抽象。英國版采用幾何構圖呼應粗野主義精髓,主角背對觀眾與神秘客戶對望,這種構圖巧妙展現兩者間微妙的關系,通過主角的長風衣、毛氈帽,色彩和材質等服裝來彰顯粗野主義建筑的自然、未修飾質感,加深角色與職業、社會環境的聯系。
德國與中國臺灣地區版海報的設計則更是別出心裁,未采用任何角色形象,而是將自由女神像置于畫面中心,以象征自由與希望。然而,與常見的仰視視角不同,此次采用了具有強烈壓迫感的俯視視角,且將畫面倒置,以此來突出移民在尋找新機會時所面臨的掙扎與希望并存的處境,與電影的核心故事相互呼應。這一獨特的設計語言,以簡潔而富有沖擊力的視覺元素,巧妙地傳達出影片主題,同時引發了觀眾對移民經歷的深刻思考。
《Emilia Pe?rez》:
璀璨女人夢
在影視與設計的交融領域中,《璀璨女人夢》宛如一顆奪目的新星,這部由法國導演賈克·歐迪亞執導的作品,在設計視角下有著諸多值得玩味之處。
從海報設計來看,其巧妙地捕捉了要角間的神情互動,成為視覺敘事的一部分。色彩運用上,以象征黑幫世界的黑暗色系為基調,大膽地融入代表變身與新生的粉色、紅色、紫色,形成強烈對比,將剛柔并濟的沖突美感完美呈現。
其中以 “心” 為核心延展的兩個版本尤為驚艷。一把手槍構成的心形,巧妙地將毒梟過往的殺伐血腥與環繞其間的寓意救贖的光和代表華麗轉身的鮮花相結合,在沖突與融合間展現出張力十足的藝術效果。另一版本中,開花的心臟設計更是精妙,以極具隱喻性的方式象征著男性向女性蛻變過程中的掙扎與渴望,以及對完整自我的期待。
《The Substance》:
某種物質
影片講述過氣女星伊麗莎白為對抗衰老,使用黑市藥物“完美物質”創造理想化自我蘇,卻引發意識共生與極端對抗的故事,探討現代社會對青春與美貌的病態追求。
西班牙版的海報以“蛋黃”為核心,象征伊麗莎白與原始自我的割裂,及社會對完美外貌的追求。蛋黃的脆弱暗示她試圖通過藥物達到完美狀態的不切實際,這一元素也批判了人們為追求社會對美的定義而與自我對抗的荒謬行為。
國際版的海以撕裂、變形的身體營造視覺沖擊,體現身體恐怖元素。主角倒地的姿勢傳遞出被社會審美標準壓迫至極限的狀態,強調了理想與現實自我間的落差,警示人們現代社會中迎合外界期待易陷入自我認同危機。